| 学科专业评审组: | 农林养殖组 | | 项目名称: | 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及配套机械创新与应用 |
| 提名单位: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
| 提名等级: | 一等奖 |
| 提名单位意见: | 该项目面向国家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黄淮海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根层水肥时空供需不匹配、协同调控能力弱等关键技术难题,历时二十年全链条系统创新,在国际上率先揭示了小麦、玉米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原理,创新配套的精准调控技术、智能装备及应用体系,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肥协同增效技术系统,实现了水肥精准调控理论与技术的重大原创性突破。
该项目首创"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理论方法,发明按比例分层施肥和按需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根层水肥供应与作物需求在时空上的高度匹配;研发出智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水肥精准管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创制出深松分层施肥联合精密耕播机、专用微喷带、固态肥连续溶注一体机、便携式智能施肥机等系列装备,突破大田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精准调控的技术瓶颈。集成创新了三种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技术模式,为多元化种植区水肥管理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近三年通过产业化开发,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利润1693.2万元;在黄淮海地区推广8194万亩,增产粮食455.5万吨,节水31.5亿方,减施化肥31.4万吨;总计新增经济效益70.7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该项目创新性突出,技术先进,应用广泛,中国农学会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完全符合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评选条件。 |
| 客观评价: | 

|
| 应用情况和效益: | 

|
|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  |
| 主要完成人: | - 姓名:王东
排名:1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技术发明点一、二、三做出创造性贡献。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首创“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理论方法,发明按比例分层施肥技术、按需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出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创制了双旋耕按比例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专用型微喷带、固态肥连续溶注一体机等核心装备,构建了三种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技术模式。与农业科技企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省市县推广体系合作,建立“核心装备-关键技术-标准规程”一体化应用模式,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规模化应用。(支撑材料:附件1.1.1~1.1.3、1.2.1~1.2.3、1.4、1.5、2.1.1~2.1.14、2.2.1~2.2.29)
- 姓名:刘立钧
排名:2 行政职务:总经理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山东东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山东东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技术发明点二、三做出创造性贡献。参与研发出专用型微喷带、固态肥连续溶注一体机、便携式智能施肥机、微喷带铺放卷收两用机等系列机械装备,获得多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开发,为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体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装备支撑。(支撑材料:附件1.1.2、1.1.3、2.1.2、2.2.5)
- 姓名:林祥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技术发明点一、二做出创造性贡献。研究阐明了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水氮耦合调控机理,参与发明“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方法”、“一种作物按需补灌方法”、“冬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方法” 、“一种联合精密播种机”等,并在项目技术规模化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做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1.1.1、2.2.2、2.2.3、2.2.21、2.2.22、2.2.24、2.2.25~2.2.27)
- 姓名:钟永红
排名:4 行政职务:副处长 技术职称:正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技术发明点三做出创造性贡献。将项目创新方法与集成技术转化为行业及地方标准,制定发布《华北平原冬小麦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组织开展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及配套装备的技术集成和规模化试验示范,构建“技术规程-示范网络-培训体系”推广模式,为项目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大面积应用做出突出贡献。(支撑材料:附件2.1.5~2.1.10、2.2.16、2.2.24)
- 姓名:胡芹远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技术发明点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针对安徽省不同区域水资源条件差异,组织开展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及配套装备的技术集成和规模化试验示范,参与构建三种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示范网络-培训体系”推广模式;发明“一种360度旋转喷头”,创新固定喷灌式水肥一体化系统,为项目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做出重要贡献。(支撑材料:附件2.1.7、2.2.21)
- 姓名:郭瑞
排名:6 行政职务:董事长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杨凌中灌润茵农业工程有限公司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杨凌中灌润茵农业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技术发明点三做出了创新性贡献,负责贫水少灌区抗旱补灌和水肥一体化系列设施设备的研发,创制大型软水袋集雨蓄水系统、小型河道软体集雨蓄水池等集雨蓄水装置,获得多项授权专利;通过对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开发,为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体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装备支撑。(支撑材料:附件2.1.4、2.2.22)
|
|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 -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单位贡献:项目第一完成单位,首创“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理论方法,发明按比例分层施肥技术、按需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出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创制了双旋耕按比例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深松分层施肥联合精密耕播机)、专用型微喷带、固态肥连续溶注一体机和便携式智能施肥机等核心装备,集成创新了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体系,构建了三种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技术模式。通过专利普通许可授权农业科技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以无偿许可方式将创新方法与集成技术转化为行业及地方标准;与企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省市县推广体系合作,构建“核心示范区-多层次培训-融媒体推广”立体化推广网络,推动项目技术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示范应用。
- 单位名称:山东东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项目协作完成单位,参与研发出专用型微喷带、固态肥连续溶注一体机、便携式智能施肥机、微喷带铺放卷收两用机等系列机械装备,获得多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开发,为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体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装备支撑。
- 单位名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单位贡献:项目协作完成单位,与项目第一完成人合作,将项目创新方法与集成技术转化为行业及地方标准,制定发布《华北平原冬小麦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组织开展作物根层水肥供需时空耦合调控技术及配套装备的技术集成和规模化试验示范,构建“技术规程-示范网络-培训体系”推广模式,为项目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做出突出贡献。
|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
|